伍仟未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推荐 > 正文

推荐

西楼(常见那些古诗文中的“西楼”究竟是什么意思?)

3695000future2023-03-19推荐26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西楼,下面是(www.5000future)小编整理的西楼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常见那些古诗文中的“西楼”究竟是什么意思?

古诗中“西楼”的意思:

本意:位于西边的阁楼。诗词中“西楼”通常指的是女子的居所,而这些女子大多数都是幽怨、孤单的。像是望郎人、思春少女、哀婉妇女、没地位的妃妾等,一般都用西楼来形容。就像李清照口里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引申:西楼、西窗、西厢、西宫、西阁、西亭等一直是古人诗文中的地望,作为表达相思哀怨的一种凄美意象,成为古人寄托情思的建筑。

介绍一篇有“西楼”古诗文,李清照的词《一剪梅》。

【原文】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调因此词而又名“玉簟秋”。

⑵玉簟(diàn):光滑如玉的竹席。

⑶轻解:轻轻地提起。罗裳(cháng):犹罗裙。

⑷兰舟:船的美称。《述异记》卷下谓:“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一说“兰舟”特指睡眠的床榻。

⑸锦书:书信的美称。《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窦滔,可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共八百四十字。”这种用锦织成的字称锦字,又称锦书。

⑹雁字:雁群飞行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字形,因称“雁字”。相传雁能传书。

⑺飘零:凋谢,凋零。

⑻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

⑼无计:没有办法。

【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体裁】词

【作品赏析】

此词通过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审美体验,又有精妙的审美传达,堪称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女词人淡淡地起笔,先勾勒季节特征,然后微微推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二句,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轻”,言其悄悄;“独”,标示仅己身一人。这里可引人悬思抒情主人公这些行动的原因和目的所在。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西楼古诗 曾巩,加拼音

西楼古诗 曾巩,加拼音如下:

西xī楼lóu

海hǎi浪làng如rú云yún去qù却què回huí,北běi风fēng吹chuī起qǐ数shù声shēng雷léi。

朱zhū楼lóu四sì面miàn钩gōu疏shū箔bó,卧wò看kàn千qiān山shān急jí雨yǔ来lái。

《西楼》翻译: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西楼》赏析:钱钟书先生称曾巩的绝句“有王安石的风致”,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首诗写在海边的高楼上欣赏*风雨的状况。前两句为后两句蓄势,照例描写*风雨到来前的风云雷电,因为在海边便加上了浪,更显得气派场面的闳大。**句把云与浪混写,说海浪像云一样,滚滚而去,又逆涌而回,暗藏了下句的风"浪如云”是说浪大,而*风雨前的乌云低垂海面,与浪相接,因此写了浪“去却回”,也就等于写了云“去却回”。

第二句着意在风,带出了雷,便把*风雨前应有的景况都写全了。诗写这派景象,仅淡笔以“如云”二字轻点浪,没有作过多的铺排,但自然能让人感受到雨前风吼、浪涌、云压、电闪、雷鸣等雄伟场面。

比曾巩稍后的苏轼,写过很多首*雨诗,名句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入船”、“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都以奇特的语句具体描写*风,雨飘骤讯猛的场面,令人震撼。曾巩这首诗虽然没用什么气势雄壮的语言来造成直观的形象,同样表现了*风雨的壮观,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西楼的意思是什么?

西楼是古诗文中的一个意象。

西楼是古诗文中的一个意象。凡是带有西字样的古建筑都与偏、阴、副,次等有关。西是一个方位词,用在不同的语境则有不同的义项。西楼是古代官宦人家小姐的闺房,诗词中涉及到西楼、西厢都是指一末婚小姐,都是与闺房春事有关。

古人为什么让女儿住西楼或西厢呢?这要追溯古人崇右还是崇左的礼仪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先秦是崇右,以右为上。文武官阶,文左武右,文称官武称将,文官理政,武将安国。

所以,古人认为武将作用大,便将武将列为上,即右将军。《将相和》里廉颇本是武将,却位列蔺相如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西楼的注意事项:

总之,不同朝代对崇右还是崇左,有不同的标准,实际上是观察角度不同而致,以住宅而言,面对建筑物右边为东,左边为西:如果以居住者坐北朝南去看左为东,右为西。

不管怎么说,东边永远为主,西边为次,(建筑风水认为,东青龙,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古诗词里的西楼,西厢都指深闺待字的小姐。

《西楼》古诗赏析

《西楼》,曾巩著诗,该诗描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海上风雨图,此诗是一首描写海滨雨前自然景色的作品。诗人选择了“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与气势,描绘出海滨自然界特有时刻的壮美情态;并披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给人一种崇高的审美感受。

【名称】《西楼》

【年代】北宋

【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

西 楼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翻译:

海浪像云一样,去了又来,

北风吹起时又传来几声雷鸣。

红楼的`四周都卷起帘子,

我卧在楼上看著急急而来的雨。

注释:

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

②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赏析:

“西楼”即文中的“朱楼”,所以称“西楼”,*与东面的海相对而言。它的位置当是依山傍海。 首句写西楼前面的景色,直接截取了风云变幻的**的顷刻:乌云低垂,水天一色,只见海浪拍岸,宛如骏马驰骋,去而复回,呈现出一种动与力的壮美。

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忽然北风卷过,挟带“数声”震耳欲聋的雷响,平添了赫然的声势,壮美之情益显。“吹起”二字可谓笔力千钧,十足显示了狂飙的威力。在这场威武雄壮的戏剧中,“北风”是个“佳配角”。风是雨的使者,诗人敏锐地捕捉到雷雨之前这个自然特征加以渲染,令人赞叹。

“朱楼四面钩疏箔”,“箔”是用苇等织成的帘子。此句在全诗结构上位置颇为重要,起一种衬垫作用。有了这一句,全诗避免了一气直下,显得跌宕有致。西楼是处在海山之间,诗写景是由海(楼前)——楼侧——楼——山(楼后)的顺序。此句写“朱楼”既是点题,更是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也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考察诗意,此楼当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可回顾千山。“四面钩疏箔”,指楼上人也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起。按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只有垂帘,一般不会挂帘。但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诗人想“卧看千山急雨来”,已经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够使人思而生奇趣。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张先的“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李白的“铲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等一样,“愈无理而愈妙”(《词筌》)。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人于尾句道出了内心的豪情,也解除了读者的疑问。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欲欣赏的乃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来”的出色表演。他要看“急雨”打破雨前沉闷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心胸。这种美学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诗中一个“卧”字亦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雍容气度生动表现出来,动中寓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之妙于此可见。

以上就是西楼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